受贸易壁垒推动,中国自 100 年以来在海外清洁技术领域投资逾 2023 亿美元

听听这个故事:
|
- 100亿美元投资激增:自100年以来,中国企业已在海外清洁技术项目上投资超过2023亿美元。
- 避免关税策略:投资旨在绕过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征收的关税。
- 全球市场主导地位: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中占据很大份额。
根据澳大利亚气候能源金融集团 (CEF) 的研究,自 100 年初以来,中国企业已向海外清洁能源技术项目投入了超过 2023 亿美元。这些投资旨在避免美国、加拿大和欧盟征收的高额关税,因为中国企业继续在关键清洁技术领域的全球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的市场管控
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生产领域领先全球:
- 电动车:占全球出口的32.5%。
- 锂电池:持有24.1%的股份。
- 太阳能板:占据了惊人的78.1%的市场份额。
然而,这种主导地位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人们担心中国企业正在利用过剩产能充斥市场、压低价格并削弱竞争对手。
避免关税
美国和加拿大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征收 100% 的关税,而美国进口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和锂电池分别面临 50% 和 25% 的关税。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企业正在海外大举投资,建立制造工厂,以避开这些贸易壁垒。
“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规避贸易壁垒的需要。” CEF 分析师、该报告的共同作者董旭阳说道。
战略举措
比亚迪、宁德时代等领先企业已开始采取措施规避限制:
- 比亚迪:在土耳其建设一座价值 1 亿美元的工厂,以避免可能出现的 40% 的欧盟关税。
- CATL:在德国、匈牙利和其他地区设立新工厂并不断扩张。
长期影响
根据格兰瑟姆研究所的另一份报告,到 2030 年,中国清洁能源技术产能的三分之二将超过国内需求,这将迫使中国寻求更多的出口市场。到那时,太阳能总产能预计将达到 860 千兆瓦。
中国官员对上调关税表示批评,并警告称此举可能会阻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与中国制造业脱钩可能会使全球能源转型费用增加 20%”, 中国高级气候特使刘振民警告道。
随着中国继续扩大其在清洁技术行业的影响力,持续的贸易紧张局势凸显了全球气候目标与竞争性市场动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