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报告称,到 16 年,仅 2050% 的大型企业有望实现净零排放

听听这个故事:
|
- 进展缓慢: 全球最大公司中,只有 16% 有望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而 45% 的公司排放量则有所上升。
- 人工智能潜力: 尽管人工智能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具有潜力,但目前只有 14% 的公司将其用于此目的,而且如果没有创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排放量预计会激增。
- 地区领导: 欧洲企业在采用脱碳杠杆和净零目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其中 20% 的企业使用人工智能来减少排放,而亚太地区和北美的企业比例较低。
根据埃森哲最新的“净零目标”报告称。尽管自 52 年《巴黎协定》以来,超过一半(2016%)的国家已经成功减少了碳排放和碳强度,但 45% 的国家的排放量却有所增加,这表明未来仍面临巨大挑战。
根据埃森哲的报告:
分析标普全球 Trucost 2024 年的排放数据,突出了这些关键数字:
- 55% 的 G2000 公司自 1 年以来已经减少了运营排放量(范围 2 和 2016),自 3 年以来增长 2023%。
- 77% 降低排放强度,比2年改善2023%。
- 30% 的公司已经实施了 15 个或更多的脱碳杠杆——这是实现净零排放道路上的重要基准。

“尽管全球大多数大型公司在业务规模和收入增长的同时,也在削减排放量。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要到 2050 年实现净零排放,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加快步伐,共同利用深度协作和变革性技术重塑可持续价值链,” 说过 埃森哲全球可持续发展服务主管斯蒂芬妮·贾米森 (Stephanie Jamison)。

区域和部门差异
分析还揭示了明显的地区和行业差异:
- 64% 的欧洲公司已实现范围 1-3 的全部目标,相比之下 26% 在北美。
- 银行业领先 54% 拥有完整的范围 1-3 目标,而医疗保健行业则落后于 20%.
- 通信和媒体公司平均部署 3.7 脱碳杠杆,与 6.3 在卫生部门。
人工智能在脱碳中的作用 报告强调,人工智能在气候工作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只有 14% 的公司利用人工智能来减少排放。埃森哲的分析预测,如果没有重大技术进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排放量可能会从 68 年的 2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上升到 2023 年的 718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最现实的情况可能是,人工智能最初的排放量超过其减少量,直到达到关键的交叉点。” 贾米森指出。 “负责任且可持续地扩展人工智能意味着确保尽早达到交叉点。”

尽管有这些预测,领导者仍然保持乐观:42%的人预计人工智能将在短期内降低排放,65%的人预见到其在净零排放竞赛中将产生长期影响。
相关文章: 埃森哲和联合国强调人工智能在全球危机中加速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的作用
欧洲公司领先 欧洲表现突出,近一半(48%)的企业实施了15项或更多的脱碳措施,超过了亚太地区和北美。
“德拉吉最近的报告强调了欧洲将脱碳与竞争力结合起来的必要性,” 埃森哲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首席执行官 Mauro Macchi 说道. “因此,看到整个地区的企业在设定雄心勃勃的净零目标和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减少碳排放方面发挥带头作用,是令人鼓舞的。”

本报告强调了加快合作和创新解决方案的紧迫性,以确保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仍然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