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输入搜索

彭博调查显示 62% 中国企业 ESG 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存在问题

彭博调查显示 62% 中国企业 ESG 数据质量和覆盖范围存在问题

彭博
听听这个故事:

主要影响点:

  • 62%的受访者对ESG数据的质量和覆盖范围感到困惑。
  • 监管要求是推动 ESG 采用的主要因素 (25%)。
  • 对于 31% 的受访者来说,管理多个 ESG 供应商信息是一个重大问题。

彭博对参加上海彭博可持续金融论坛的 150 多名来自银行、保险、证券和科技行业的市场参与者进行了调查,揭示了有关中国采用 ESG 数据的驱动因素和挑战的重要见解。

本次调查遵循 彭博社欧洲 ESG 数据趋势调查 今年早些时候宣布,毫不奇怪,满足监管要求是欧洲公司获取 ESG 数据的更高优先事项(35%)。

采用 ESG 的关键驱动因素: 25% 的受访者表示,在组织内部采用 ESG 数据的主要原因是监管要求。紧随其后的是境内客户(21%)和境外客户(21%)的需求,以及内部风险管理(22%)。这些发现凸显了将 ESG 考虑因素纳入投资策略的多方面原因,既有外部压力,也有内部风险评估。

ESG 数据的用例: 中国市场参与者正以各种周到的方式将 ESG 考量纳入其决策过程。主要用例包括:

  • 关注第三方评级、分数或相关研究(20%)。
  • 影响力投资(19%)。
  • 建立利用 ESG 数据以及其他财务考虑因素的量化策略(18%)。
  • 应对气候风险(16%)和生物多样性(9%)。

ESG 数据的挑战: 近三分之二 (62%) 的受访者认为,公司报告的 ESG 数据的范围和质量是一大挑战。26% 的受访者认为,将 ESG 数据与替代数据相结合是第二大挑战。此外,近三分之一 (31%) 的受访者认为,管理多个 ESG 供应商信息是一项重大挑战,而欧洲只有 16% 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形成鲜明对比。

管理 ESG 数据: 将 ESG 数据与现有实体/工具数据关联起来是另一项重大挑战,35% 的受访者强调了这一问题。这些挑战表明,尽管人们对 ESG 数据的兴趣日益浓厚,但仍需要标准化的 ESG 数据报告,以确保金融市场参与者能够充分利用这些信息。

相关文章: SBTi 回应彭博社对范围 3 排放报告问题的报道

彭博可持续金融解决方案全球主管 Patricia Torres 对调查结果评论道:“就中国市场参与者使用 ESG 数据而言,投资者的需求与监管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日益增强。现在,那些正在建设能力以将 ESG 数据纳入并周到地管理其投资决策过程的公司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优势。有迹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ESG 在中国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关文章